“小小非遗传承人”——明月赏花灯

发布时间:2022年9月5日  作者:张雅婷  浏览:5664

   金秋九月,中秋佳节,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,各家于节前十几天,就用竹条扎灯笼。做果品、鸟兽、鱼虫形及‘庆贺中秋’等字样,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。孩子们相互比赛,看谁竖得高,竖得多,和天上明月争辉,以此庆贺中秋。

    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“非遗传承·成长相伴”系列活动为培养读者们更好的体验中秋节庆文化,于2022年8月27日至9月4日特别开展“小小非遗传承人”花灯制作活动。

   花灯活动共计4场次,每场20人,参与活动的小读者共计80人(次)。

   此次活动的花灯主要学习宫灯和兔子灯的制作,主要涉及竹、纸。竹条的加工工序繁琐,为了让读者们能更好的体验花灯制作的技艺与乐趣,非遗传承黎达老师在家里就开始了紧张的材料加工准备工作。

    活动当天,读者们领到了老师精心准备的材料,开始跟着老师的指导,一步一步的尝试着制作自己的花灯,同时不忘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体会与再学习来掌握一些制作的技巧。

    这么复杂的花灯,父母们也是技痒难耐,纷纷主动请缨上阵“搭把手”,让自己的孩子见识一下,老一辈们的手艺依旧不负当年。

    通过这段时间的花灯制作实践,小读者们学会了使用竹条构建出面,进一步再构建出空间,做出来的花灯蕴含着读者们的智慧与努力。接下来,就等着明月成圆,在花灯上画上自己的心情。

 

  • 1

 


 读 者 服 务
 关 注 我 们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抖音号
  • 新浪微博
  • 微信订阅号
  • 小红书
  • 微信视频号